《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1
1、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孩子必竟是孩子,不可能一犯错就永远改正,我们应该放平自己的心态,习惯孩子的重复犯错。)
2、“优生”需要怎样培养?
(1)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2)帮助“优生”认识自己。
(3)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4)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5)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6)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优生,往往自信心较强,自我感觉良好,可往往这样的孩子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无法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们应该帮孩子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
3、转化“后进学生”的指导思想:
(1)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2)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
(3)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
4、转化“后进学生”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
(1)写“家校联系本”。将“后进学生”每天的表现带回家给父母看。
(2)填“报喜单”。奖给有明显进步的孩子,让孩子带回去给父母报喜。
(3)游玩。与孩子一起游玩,真诚的进行心灵的沟通。
(4)集体评议。孩子的进步让全班同学目睹。
(5)写“每日九问”。引导孩子养成“自省”的习惯。
(6)写《灵魂的搏斗》。引导孩子自己战胜自己。
(7)安排当班干部。体现“后进学生”的尊严。
(8)对手竞赛。让每一个“后进同学”找一个对手竞争,并定期进行评比。
(9)学生作文表扬。让全班同学写《同学进步大》的作文。
(10)推荐好书。有针对性的给孩子推荐有益读物。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2
《做最好的班主任》的作者是李镇西,他是一位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家长新任、学生信赖的班主任。我想这样的抬头一定会吸引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班主任,那是多么自豪并是很多的老师为之付出一生却也未能实现的目标啊。也正是这样的标题使我开始将这本书捧在手中,仔细阅读,好好回味。
看书时我总喜欢先看目录,通过目录来整体了解这本书,《做最好的班主任》全书共六辑,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优生”的培养、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等十个方面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李镇西用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的语言将理性的思考倾注于一个一个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中,这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他的教育故事和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故事一样朴实,但他的故事留给我们的教育意义却是如此的深刻。阅读中有好多次根据李镇西的说法以及做法,对比一下自己的行为以及日常所思所得,觉得李镇西的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没有很多高深的理论而是将自己日常的所做所想所思所得用笔录的方式记载下来,透过每一个个案例分析和每一个反思我可以感受到李镇西现在真正做了一个教育者应该做到的爱教育、爱学生。
在这本书中的序中,有一段话对我的感触很深。“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我觉得做好一个好的班主任真的需要智慧。对学生的爱是基础,而智慧是来自于实践中的不断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中提升的。
虽然我任教的是幼儿园的孩子,我们的语言更儿童化,我们的教育更稚嫩,但我想教育是相通的,李镇西老师提出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精神是一致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和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目标,也是班主任自我持续努力过程。其实做好一个班主任很简单,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健康、快乐、积极的成长,就是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情。是的,一切的行动都在于教师自己,只要有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相信教育是美好的,班主任的人生也会绚丽多彩!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3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颇受启发,学习李镇西老师,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学习他的具体方法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要学习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学习他的教育境界、教育精神:热爱、民主、责任。
1.学习的是规范。
有句话说的好: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指出班主任应该有着怎样的专业素养,书中指出了方向,提出了做法。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班主任更要用自身的行为,用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化学生。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常修为师之德、常学为师之范,做一个有风格的人、有风度的人、有风骨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正直无私,富有爱心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行举止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动学生、教化学生。
2.学习的是方法。
班主任的能力和本领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因为加强学习和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作为班主任只有加强学习,勇于实践,自觉把学习当做一种终身追求,才能掌握科学理论,增强自身的各种修养和能力,努力在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以提能、学有所成上取得成效。而《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恰恰提供班主任管理的诸多方法。
通过阅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使我感悟到作为班主任应加强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透彻理解并掌握新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抓住机遇,认真践行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指导精神。
3.学习的是精神。
“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献身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奉献精神,更是一种敬业的精神。学习《做最好的班主任》,就是学习李老师教育精神:热爱、民主、责任。首先,要有发现学生亮点的精神。在日常的管理中,班主任要发现学生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其次,要有奉献精神。在工作中一定要懂得奉献、学会奉献。最后,要有创新管理的`精神。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创新管理,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创新的管理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4
相信大多数班主任同我一样,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学校,来到教室,和学生一起晨读,一起吃饭,然后背课、上课、批改作业,下课、课间操、自习课又都看着学生,一直忙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一天下来往往身心俱疲,我们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观察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学习状态、卫生、是否捣乱等等,却不知道学生真正的在想什么。有时,我们觉得把工作已经做的很细了,但班里仍然状况不断。所以我们关注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心里在想什么,关注他们的心灵。
我们班有位同学,有段时间天天情绪低迷,学习不在状态,一开始我只是单纯的告诉他要好好学习,调整听课状态,却忽略了他情绪为什么低迷,后来才了解到是因为家庭原因。假如我从问题一开始就关注的是原因,找他谈心,走进他的心里,那他也许就会尽快走出来。
任何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然也应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个性的教育,这必然会要求教师具有发现、发挥、发展学生个性的技巧与艺术。因此,教育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心里修养,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敏锐的感受学生心理的变化,及时找到变化的原因。
赞可夫曾说过:“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老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走进学生的心里,关注学生的心灵,我们才会真正的获取学生的信任,成为孩成路上的倾听者和分享者。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5
本学期,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 、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 、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 、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6
因爱在手机上关注李镇西的文章,便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觉得心中涌动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当然,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的最大震撼就是这本书的核心——师爱。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其实让我的学生有幸福感,一直都是我努力做的一件事。
得到老师的爱,学生才会幸福。读完这本书,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01、爱学生,要放下老师的架子。
爱是教育的基础,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老师在处理学生犯错误时,常常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换位思考。以“爱自己孩子”的最高境界,走进学生的心田,不以老师的姿态高高在上,渐渐就会成为学生的朋友。
我喜欢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喜欢和他们拉近距离,喜欢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这样孩子们在我面前不会拘束,放得开,很多人都说,我的学生自信阳光,我想,就是因为我给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没有压抑感的缘故吧。慢慢地,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爱又是相互作用的,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这样的班集体是温暖的,幸福的。
02、爱学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学生的教育手段。作为老师,经常要面对做错事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这样,未必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李老师说的多好啊,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感情的堆砌,而是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
我们经常会遇到两个孩子打得不可开交,怒气冲冲找老师,每每看到这情形,我会提醒自己一定要心平气和,我一直认为挨打是有原因的,于是先抓住受伤的那个,轻声问道:“你做了什么事儿把人家激怒成这样,要用拳脚来解决?”说的过程中,委屈减了几分。这时打人者听到老师还在帮他说话,怒气就减半,我又趁势转向打人的这个:“他惹你是他不对,但都是同学,你下手也太重了哈,你看你把他打的。”打量一会儿,慢慢打人者觉得自己是有些过分了,这时的道歉就显得很有诚意,受伤者觉得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一场硝烟很快平息。
03、孩子的幸福感,来自于老师的公平对待。
一个班级总会有优等生,当然也会有后进生。对于优等生我们往往都是宠爱有佳,而对后进生却缺少关注。其实,后进生才是班级的弱势群体,他们得不到肯定就不能很好的树立自信,时间长了思想上容易偏激、产生自卑的心理,更容易心理扭曲,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应该给予后进生更真诚的爱,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不以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重视、获得幸福感。
后进生的缺点多,我总是会记住他们的“好”:一个学习上毛病百出的孩子,在楼梯口说了句让我注意休息令我一直感动着;一个脾气火爆的小男孩儿因我给他几粒瓜子就高兴半天,从此,我把耐心都给了他;一个尽想着捣乱纪律的大个儿,在我坐凳子的一瞬间递给我一张纸,让我擦擦,我没有理由不好好爱他……
4、“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如果真要问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我只能回答:我是在用一颗善良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孩子,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快乐,用爱伴着孩子们的成长。
做让学生幸福的班主任,我努力,我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