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15 07:32:12
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

第一环节:教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应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将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直接拿来研究,肯定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一个能够让学生接受的引子、楔子。乌申期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感觉来思维的。”要使所研究的问题有如汤中的盐,让学生好之乐之,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因此,政治课堂不能像领导作报告,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要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即创设情境。教师课堂教学从创设情境入手,符合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从现实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创设情境的核心任务是教师按照课标要求,搜集、归纳、整理包涵教学内容所涉及问题的情境材料,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就展现给学生。情境材料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浅显、易懂、具体、直观的现象材料,小点切入。直观性是创设情境主要特征和根本要求。就政治课堂教学实际而言,情境可分为视觉情境、听觉情境、活动情境。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所获得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于视觉,故首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看得见”,即创设视觉情境,具体形式包括图片、照片、动画、影像、实物、模型等。其次要让学生“听得到”,即创设听觉情境,具体形式包括音乐、广播、朗诵、寓言、故事、俗语及名言、警句、成语等;再次是“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摸得着”,包括实验,游戏、模拟表演、角色扮演等。好课就像好戏,开演几分钟就要牢牢抓住你的观众。需要说明的是,直观易感的情境必须紧紧围绕课标来创设,否则会起相反作用。例如上课一开始就随便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但与教学内容无关紧要,结果课堂进行了二十分钟,还有学生在回忆讨论笑话的内容,则整个课堂结构就被这个笑话完全破坏掉了。学习本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学生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才是需要的”,老师抛砖的目的只为向学生引玉。创设情境不只是为了使课堂热闹、有趣、好看,而是要引出本节课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

第二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点拔指导

教师需注意做好以下点拨指导工作:

一是目标要明,方法要正。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自学目标。自学究竟学什么,哪些是可供学生自学完成的任务,要给学生要求明确。学生自学总的目标可归纳为“标、记、理、找”四字诀。“标”即做标记,要能在课文上标出概念、原理、观点;“记”即识记,记标题、记原理、记结论;“理”即整理,理层次、理思路、理问题;“找”即质疑,找重点、找难点、找关联点。通过任务分解,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能完成全部四字要求,水平差的学生也能完成前两字要求,从而为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学生自学期间,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课堂中间,观察了解学生自学进程,有效控制课堂秩序,对自学困难、思

二是激励要够,压力要足。学生自学开始就将自学过程中需完成的任务和解答的问题明确告诉学生并可板书在黑板上,并强调下一个环节将进行当堂检测和单独提问,否则学生会有“假学习”情况出现。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学生自学进程,也使自己进一步明确下一环节教学重点难点所在,并根据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突破。

第三环节:教师精讲纠误,学生归纳提炼

本环节是中心任务是通过当堂提问检测学生自学过程中记忆缺失和理解偏差所在,指正易错点、易混点,同时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抓住时机,促成基本教学任务目标完成。教师在提问检测的自主学习效果时,切记不可陷入以下误区:一是空洞浮泛,大而不当,学生不知问题中心意义所在,只好信口开河,乱说一气。克服的办法是将问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二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问题缺乏思想深度,学生不待教师问完就异口同声说出答案,没有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学生只是落个顺口溜而已。三是单调直露,思维僵化,翻来覆去只是问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行不行?激发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不恰当、不正确、不完善的答案,教师不要急着自己补充纠正,要让其他同学来替他补偏纠错,逐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把学生的错误答案当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而不是简单地说一声错了了事。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表现欲,善于把得出正确结论的功劳让给学生,自己只扮演苏格拉底所谓助产婆的角色。对学生确实难以把握和解决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依然要进行必要的讲授,但不宜像过去一样长篇大论,一讲起来就没完没了。本环节任务完成后,传统意义上一节课就上完了。按照现行考试评价的制度,学生只需要再进行一些习题作业训练就已能够应对课标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考试。然而按照新课标标准,好戏还在后头。

第四环节:教师展现案例,启发学生质疑

案例是包含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特殊事实材料。教学案例的建立和运用应遵遁下列原则:一是“精”,即所选案例材料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并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的现象材料。二是“深”,既案例材料要包含深刻的认知矛盾,有质疑探究的价值。与情境材料相比,它不再强调直观性。展现的方式以抽象文字图表数据为主,信息量大,涉及问题更加全面和复杂,能够引发学生做深入分析和深刻思考。三是“真”即案例材料应该是直接取自社会生活实践,是现实中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最忌讳为迎合某种理论观点而生编硬造或对客观事实预先进行某种修正。四是“新”,既案例材料要选取最新发生的现象材料。特别是以统计数据形式出现的材料,更要强调时效性,否则思想政治课就会异化为历史课。材料陈旧,不仅本身缺乏研究价值,而且会影响结论的正确性。同时,问题设计要“新”,要能引发学生质疑探究的兴趣,不能老是重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五是“近”,即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案例材料如果过分晦涩冷僻,学生就会将很大部分精力花在理解材料本身而不是去探讨研究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哲学问题,使课堂教学过程偏离正常的教学目标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好教师最善于从学生的衣食住行中发现课程资源。本环节的课程价值在于让学生用刚刚学习过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基本概念原理记忆理解的基础

上进一步达到分析运用的水平,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上,找出疑点,联系热点,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本身的理解,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品质。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来讲,此环节与考试要求完全一致,使新旧课程实现了较好的对接。

第五环节: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引导

本环节的学习形式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教师 ……此处隐藏19437个字……”,促使他们动脑筋,想问题。

其次,讲授要力求形象生活,并注意语言的节奏。毫无疑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然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如教师可选择一两个典型的事例或形象的比喻以证实观点,讲一两个生动的故事以引起兴趣。使用具体可感的语言以概括道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语言的节奏要随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或侃侃而谈,像大江奔流;或娓娓道来,如小溪淙淙。此外,讲授中还可辅之以其他方法,如运用图表、录音、录像、幻灯等,以使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注入时代活水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也是政治课教学生命之所在。

教学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学生不是不愿意上政治说数课,而是不愿意听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数,对此,著名特级教师陈凯曾深有感触地说:“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显得是那样的枯燥沉闷。一旦与现实问题结合,马上生动活跃起来。基于此,我是分注意把现实的内容注入教学,让教学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所以,要想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与活力,教师就得不断地注入时代的活水。注入时代活水,主要指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有机地注入有关的重大社会实际和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认识实际。如苏东剧变,这在当时是个很重大的国际事件,引起世界极大震动,我国政府对此不妄加评论,而是声明,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政府不干涉别国的内政,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我及时地将这一新内容注入到高三“国际关系”中关于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中,教学效果好,使学生进一步看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我们党政治上的成熟,从而大大增加了教学的时代气息。时下政治教师普遍埋怨教材变得太快,教学难以适应,这当然不无道理。但尽管如此,教材由于受时空影响仍不能及时充分地反映飞速变化着的实际,如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十五大对经济体制改革又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观点。这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一系列新的变化,而教材不可能很及时地反映出这些最大的时代实际。作为政治教师,决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而应自觉地将这些观点有机地渗透到中学各年段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去。与此同时,还应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模糊认识,特别是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不是意味着公有制名存实亡等重大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理论管用,并逐渐掌握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生机盎然,充满时代活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增强情感因素

教学过程中,情感如同融化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有了它,就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因为课堂中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教师与学生纽带的不仅是材料,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门课,运用情感因素进行课堂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他学科所要解决一般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更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假如忽视了“感情”,则不可能“达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首先,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前提。其次,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爱换爱,以情感培养情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共求真理,同解疑难。这样,师生间教学交往的情感渠道便会自动打开,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再次,教师以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进行课堂讲述,是情感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坚信马列,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样去讲马列主义之理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用情去感化、教育学生,使学生也带着真挚的思想感情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而实现情与理的结合和懂、信、用的统一。

以上诸点仅是个人的一孔之见。总之,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益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取决于你如何去科学选择和运用。可以相信,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对各种方法加以灵活运用,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那么,思想政治课一定会逐步成为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生动活泼的课。

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

经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我感觉收获颇多!在上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现总结反思如下: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看,备课方面:我的个人备课与最终的定案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个人准备不足,对资料把握不够透彻,还缺少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教材没有整体的把握,不能全面掌握重难点。教学方面:我还不能完全掌握驾驭课堂的技巧,在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仍然需要提高,比如:在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在上一学期的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管理不够严格,没有真正落实到个人等。

其次、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在教学中观察、体会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听不懂,没兴趣;二是学生已懂的知识,教师翻来覆去讲,学生乏味;三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途径与教师不“对接”,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所以,落实学生的交流、合作是关怀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生能自学懂的知识坚持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理解的坚持不讲。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合作的具体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应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个人所得,讨论要紧扣教学目标或教师设计的具体问题。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及时“拨乱反正”,以免自学讨论离题太远或走过场。及时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为精讲奠定基础,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主要的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在接下来的学期,我会尝试着在克服以上存在问题的同时,继续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学能力。

《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