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时间:2023-12-16 23:24:07
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体的质量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体的质量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教材的第六章第一节,着重加深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基本量之一,既十分抽象又十分重要,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重要铺垫。

2、教学目标

理解质量的概念;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通过实验探究出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和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②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3、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学会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本节的难点是“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准备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课本入手,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读数的方法等进行演示。通过测量身边的学习用品的质量,既学到天平的使用,又体验到物理的实用性。

结合神六、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冰与水的转化,橡皮泥的捏成小物品等探究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二、学生的学情分析

现 阶段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发展水平不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质量是有一定了解的,只不过对其概念的理解不够具 体,学生能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某个物体有多重,只是不知道他们所说的“有多重”指的其实就是物体的质量。同时初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虽然不高,但动手的 欲望是非常强的,他们很乐于参与实验,在本节课概念教学时,将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和训练,强化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物 理概念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物理概念直接灌输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质量概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 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中学到新的物理知识,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 此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认识质量

1、区别物体与物质的概念

首先请大家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

塑料桶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塑料桶是用塑料制成的。

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自行车是由钢、铁、橡胶等构成的。

一般地,我们把木材、塑料、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组成的;凳子也是由木材制成的;自行车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组成的。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你能再举些身边的例子吗?

2、引入质量的概念

一根铁钉比一枚大头钉含有的铁多;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比同样大小的木结构楼房含有的物质多,制作一张课桌比制作一把椅子所需要的木材多。一般来说,不同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我们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在屏幕上出示一组练习,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估算某一物体质量的能力。

你知道吗:介绍地球、太阳、月亮等宇宙天体的质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质量的测量工具

1、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引入测量质量的工具,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信息快递中的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读完后,请同学对照实物给大家介绍一下托盘天平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

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可先请学生同桌相互介绍,然后再请学生代表回答,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检查学习成果的机会。

2、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天平使用的基本方法: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②调节平衡螺母应遵循以下规律: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③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④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⑤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超过待测物重,则应改用移游码。

⑥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能超过最大称量(天平的最大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标尺最大读数)。

②取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取砝码;并轻拿轻放。

③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

3、请同学到讲台演示测某一物体的质量,及时予以适当的评价

学生分组在座位上练习使用托盘天平测量橡皮泥的质量。

三、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位置的变化对其质量的影响

将橡皮泥捏成小动物或你喜欢的一件物品;然后再称一称橡皮泥的质量。问:你有什么发现?得出物体的质量并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把一块冰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然后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它们的质量会变吗?由于条件限制,准备冰块有一定困难,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视频,得出物体的质量并不随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将桌子从讲台一边搬到另一边,问:桌子的质量变了吗?

得出物体的位置变化,质量不变。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带着费俊龙和聂海胜从太空返航。我们欣赏一下航天员 ……此处隐藏5974个字……生活物品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质量的概念,设计练习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借助实物和课本中的信息快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 过自主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渗透科学方 法,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分析。

学 生对于质量及其单位在小学和生活中就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从学生身边中熟悉的事例入手,通过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举例、分析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形成质量的概念;对于“天平的使用”的教学主要采用“自主学习(阅读说明书)、小组交流讨论、上台展示、同伴评价、教师追问、演示、师生共同 归纳梳理”等环节展开,进行重点突破;而对于探究活动则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领,提出一些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在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放手让学 生独立操作、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对于给定的物体,其质量不随物体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质量一般又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 属性”,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一根铁钉和一枚大头针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们使用的课桌和板凳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我们的物理课本和使用的作业本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物理课本和我们的课桌在构成上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 过学生熟悉的物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不同物体的物质可能不 同、物体的形状和用途可能不同、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也可能不同;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进而引入质量的概念。(板书课题:物体的质量)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质量单位的教学:

1、问题:你能说出生活中质量的单位吗?你能将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吗?(学生回答:吨、斤、量、钱、公斤、克、千克。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是学习物理的一种方法,在交流讨论中要注意有反映大小的数值和反映物理意义的单位)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国际制中质量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板书:主单位:千克,符号“kg”)

1、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

2、换算关系:1t=103kg; 1kg=103g; 1k=103mg。

说明:斤、量、公斤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制中的单位。

反馈练习:

1、一枚药片的质量为5×10—4kg= t;一头鲸鱼的质量为1。5×105kg= t;

2、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的是( )

A、两个鸡蛋 B、一只老母鸡 C、一头大绵羊 D、一张课桌

3、请估测下列物体的质量:一只苹果、一只鸡蛋、你身体的质量、橡皮的质量、课桌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反馈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质量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估测、密切了生活与物理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且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并且为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教学提供铺垫。

(三)以钢笔质量的估测为契机进行过渡、引入托盘天平的教学。

问题:请估测一下你手中钢笔的质量,先写在演草纸上。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估测结果,学生的估测结果会有很大的出入,抓住时机进行追问:“谁的估测结果最接近真实值呢?我们如何判断?”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借助工具进行测量,进而引入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教学。(板书:质量的测量——托盘天平)

设计流程:学生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了解天平的构造——同桌交流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动手实践操作——学生演示(走上讲台)边演示边语言表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共同总结、归纳使用方法、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暴露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时评价,加深学生的认识、进而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

(四)探究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问题1:请同学们猜一猜当冰块完全熔化成水之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生1:变化。

生2:不变。

学生一定会存在两种观点,继续追问: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测?生: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汇报实验的具体步骤以及根据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动手操作、收集证据进行论证。

设计意图:实验操作之前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思维过程。这样设计让学生经历“猜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论据、进行论证“的过程,虽然简单,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

问题2:猜一猜你手中的橡皮泥(民团)形状改变之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增加“先估计一下橡皮泥质量”环节)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是一个刺激,让学生处于要学、爱学、好学之中,使能力的培养寓于知识的运用之中。通过活动的设计,不断地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以增强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在两个探究活动之后教师补充讲解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位置也没有关系,最后归纳结论。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小结:通过生生互动、回顾的方式完成

五、说教学反思。

在 进行教学设计时,试图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中发现,要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益,让 自主学习走向深入,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指导和纠错,既要使学生独立思考,又要帮助学会去发现知识获得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师既不能过多 地干预,又要适时地介入,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合作者,比如“在天平的使用教学中学生上台演示环节,在具体的测量物品质量的过程中,学生为了使天平再次平衡调节平衡螺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学生就没有发现这个错误,此时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此错误进行相关的点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信息收集、论证、结论和知识的梳理的指导,加强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综合与评价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建构。比如“如何用最简练的语言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总结出‘归零’、‘左物右码’、 ‘增减砝码、调节游码’等”。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进而进行更积极的学习。

《物体的质量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